国际商务论坛

您的位置是:首页>国际贸易论坛>国际商务论坛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印深化经贸合作的动力基础与障碍分析

发表于:2018-05-24 16:39 作者:admin

金 钢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黎 鹏    广西大学

 

摘要:近年来,中印经济快速增长,但双边贸易规模与各自的经济规模相比却严重不匹配。这说明,两国之间的贸易合作还存在一些障碍。但中印都面临发展国内经济的重大任务,保持经济高速增长是两国深化贸易合作最原始、最根本的动力,双方如果能加强战略磋商和政策协调,实现“一带一路”战略与印度发展计划的对接,着力打造双边新型经济共同体,就可以推动双边贸易迈上新的台阶,促进国内经济更好发展,也能为世界经济的稳定提供强大动力。

4月27日和2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印度总理莫迪在武汉举行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非正式会晤。两国领导人在轻松友好的气氛中就中印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问题全面深入地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广泛共识。会晤中,两国领导人一致同意,中印要推进全方位合作,包括加强政治、安全等领域对话,充分挖掘经贸合作潜力,加强多边舞台合作,大力促进人文交流等。此次会晤为未来中印关系和各领域的全面合作勾画了宏伟蓝图,还指示两国相关部门要根据领导人达成的共识,提出具体的工作规划和实施步骤,因而必将有力地推动中印关系,特别是经贸合作关系迈向新的高度。中国和印度是天然的合作伙伴,友好相处、合作共赢是两国的必然选择。

一、中印双边经贸往来概况

   (一)双方贸易增长比较缓慢

近十年来,中印双边贸易额缓慢波动性增长。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中印两国贸易额为386亿美元,而2017年双边贸易额才首次达到844亿美元,十年间仅增长了1.2倍。考虑到中印两国庞大的经济规模,近十年来双边贸易无论是平均增长速度还是总量都不是很理想,不过2017年贸易增长较快,增速达到了20.4%,这是一个可喜的局面。值得注意的是,十年间两国的贸易额还数次出现过负增长,如2009年、2012年、2013年和2016年的贸易总额都比上年少,这说明中印两国贸易并不稳定,经常出常波动(见图1)。

表一 2007-2017年中印进出口商品贸易总额表(亿美元)

年份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中国出口至印度总额

240

315

296

409

505

477

484

542

582

583

681

中国自印度进口总额

146

202

137

208

234

188

170

164

134

118

163

中印贸易总额

386

517

433

617

739

665

654

706

716

701

844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官网

(二)双方贸易产品互补性较强

表二是将中印进出口商品按HS编码大类进行合并统计,从表中可知,中国出口印度的产品主要是机电产品大类,金额高达385.8亿美元,占比达到56.75%;其次是化工产品大类,金额达到116.1亿美元,占比超过18%。印度出口的主要是矿产品、化工产品、金属产品,但金额都只有区区二十几亿美元,其它产品金额更小。这说明中国出口印度的主要是技术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的工业制成品,而印度出口的主要是初级产品、资源或劳动密集型产品。由此可见,两国产品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同时,中印在矿产品、金属产品、化工产品和轻纺产品领域的贸易重合度较高,说明双边贸易还具有一定的竞争性。

表二 2017-2018年度中印双边商品贸易统计表

类别编号

产品类别

中国出口至印度

印度出口至中国

总值(亿美元)

占比(%

总值(亿美元)

占比(%

1

动、植物产品大类(第1章至第24章)

2.9

0.46

6.3

6.12

2

矿产品大类(第2527章、6870章)

20

3.16

25.4

24.66

3

化工产品大类(第28章至第40章)

116.1

18.36

24.3

23.59

4

轻纺产品大类(第41章至第67章)

38.4

6.07

14.5

14.08

5

金属产品大类(第71章至第83章)

47.3

7.48

26

25.24

6

机电产品大类(第84至第93章)

385.8

56.75

6.4

6.21

7

杂项产品大类(第94至第97章)

21.8

3.45

0.1

0.1

总值:

632.3

100

103

100

数据来源:根据印度商务部网站统计数据2017-2018(Apr-Jan)整理得出

(三)双方对外贸易依存度不平衡

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区域在一定时期进出口总额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权衡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公式为:FTD=(IXIM/GDP,其中IXIM、(IXIM)分别代表某一国家的进口总额、出口总额和进出口总额,GDP代表该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印度驻中国大使馆20172月发布的《2016年中印双边贸易报告》显示,中国已成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国,第4大商品出口国。2016年印度只是中国第27大商品进口国,第7大商品出口国。2016年,印度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高达26.37%,而中国对印度的贸易依存度仅为3.32%,这说明印度对于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要远高于中国对印度的依赖程度。

(四)双方投资合作已有一定基础

截至目前,中国企业累计对印实际投资额已经超过80亿美元,主要涉及产业园区、智能制造、医疗健康以及互联网等产业。目前,印度是中国在南亚的第一大承包工程市场、第二大投资目的地。自2014年5月以来,中国对印投资累计涨幅超过200%。在传统产业领域,三一重工和广西柳工集团等重装制造企业、海尔与美的等白色家电企业早已经在印度站稳了脚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新兴产业领域,中国手机品牌2018年第一季度占印度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已经扩大至57%,中国互联网企业也已入驻Hike、Zomato、Paytm等印互联网明星企业。此外,腾讯公司与阿里巴巴也通过入股方式涉足电商行业,复星集团并购格兰德制药等案例都显示中国对印投资已不再局限于直接投资,并购、入股、产业基金等多种投资方式均成为中方投资的新模式。与此同时,印度企业对华投资热情也日益高涨。近3年年均增幅达18.5%2018年以来,中印在加强经贸合作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3月,中国商务部组织贸易促进团访问印度,两国企业签共署了101项经贸合作协议,合同金额近24亿美元。印度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急需大规模改造,而中方在基建方面实力雄厚,预计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将呈现良好合作。

二、中印深化经贸合作的动力基础

(一)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共同任务是双方深化经贸合作最原始、最根本的动力。中印同为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对外贸易都是拉动各自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此情况下,中印想要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双方都必须重视与对方的经贸合作。一是两国的经济体量加起来超过14.4万亿美元、人口总数超27亿,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可以为两国的企业提供广阔的销售舞台和更多发展机会,中印两国都没有理由拒绝双边经贸合作。二是两国贸易上存在失衡,部分产业上出现产能过剩,这些问题需要两国政府深化合作,通过理智、坦率、友好的磋商,并由两国政府在政策上对双边贸易和国内产业予以引导,逐步加以解决。三是两国贸易以互补性为主、竞争性为辅,中印深化双边经贸合作利大于弊。中国主要出口印度急需的机电产品等技术密集型工业制成品,有利于印度提高工业化水平、加快经济发展;而印度出口中国所需的矿产品、初级工业制成品等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可以帮助中国缓解经济高速发展面临的资源不足、劳动力短缺等问题。四是两国都面临美国特朗普政府在贸易政策上擅行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带来的严峻挑战,中印加深经济联系,有利于两国减轻对美国市场的依赖,从而在应对美国发动的贸易战中更有底气,也有助于共同捍卫和完善多边贸易机制,推动新型全球化发展。

(二)众多的合作框架为深化双边经贸合作创造了良好条件。当前,两国同为“金砖国家组织”、“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东亚峰会”、“上合组织”、“亚投行”、G20、亚太经合组织(APEC)等多边组织的成员国,这些合作框架为两国提供了广泛的交流平台和合作框架。特别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上合组织”、“亚投行”等中方主导的组织能够为印度经济发展提供巨大的资金支持,也有利于区域经济与安全协调,所以印度态度比较积极。例如,“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建设可以改善边境口岸设施,简化车辆、物资和人员的过境手续,促进货物和人员的贸易往来。该走廊能够通过四国延伸带动南亚、东南亚、东亚三大经济板块联合发展,这对促进印度经济发展非常有利,因而得到了印度的积极响应。再比如,印度最初不是“上合组织”成员国,但因为“上合组织”成立以来在促进并深化成员国之间睦邻互信与友好关系、巩固地区安全和稳定、促进联合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所以印度后来积极申请加入了“上合组织”。

(三)“一带一路”倡议为增进两国经贸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简称“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战略主旨在于推进沿线各国经济上的深度合作,实现沿线国家共赢发展,其核心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该倡议获得了众多国家的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印度位于海陆丝绸之路的交汇点,因此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将是该战略顺利实施的关键。虽然一开始印度的响应并不积极,甚至还针锋相对地搞出了所谓的“跨印度洋海上航路与文化景观”计划、“季风计划”、“香料之路”等计划,但是对于“一带一路”倡议所带来的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印度还是很感兴趣的,这就为中印深化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                                                                                                

三、中印深化经贸合作的障碍分析

(一)中印在边界和西藏问题上的矛盾成为阻碍深化合作的不定时“炸弹”。中印边界争议地区面积共约125000平方公里,这些争议地区自古都是我国的领土,但时至今日,印度仍然顽固地坚持对中国领土的非法要求,甚至在2017年还公然派兵侵入并不存在争议的中国洞朗地区,粗暴地阻止中国在自己的领土上修路,导致两国爆发近30年来最严重的边界争端。此外,印度还在西藏问题上做文章,时不时地利用西藏问题刺激中国。印度这种罔顾历史事实、冥顽不化的态度是无助于问题解决的,中印迄今为止已经举行了20次边界问题特别代表年度磋商,却仍然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就是最好的证明。

(二)印度不断膨胀的地区霸权野心成为两国深化合作的政治障碍。印度自认为是世界大国,有时在美日澳等西方大国的唆使下还主动向中国挑起事端、激化矛盾。印度还视南亚地区和印度洋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对中国与印度周边国家开展经贸合作保持高度戒备,甚至公开反对。为支撑它的大国梦,印度一直谋求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并且不断发展针对中国的军事力量,例如持续研发可以打到北京的导弹、在中印边境地区屯兵数十万。印度还在多种场合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表达不满,莫迪政府甚至还针锋相对地推出了制衡一带一路季风计划,试图运用与印度洋海域国家的老关系来抗衡中国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印度这种狭隘的政治态度,导致两国当前的政治互信非常脆弱,不利于中印深化经贸合作。

(三)印度频频制造贸易摩擦将会成为深化双边经贸合作的绊脚石。由于长期存在贸易逆差,且规模持续扩大,印度频频制造贸易摩擦,企图限制中国对印度的出口,保护本国产业。据商务部统计,2015 年印度对我国启动贸易救济调查达 13 起,占全年我国遭受国际调查案件总数的 13.3%2016年,中国大陆共遭遇来自27个国家(地区)发起的119起贸易救济调查案件,其中立案数量最多的国家还是印度,案件数量21件,占比17.65%2017年,我国产品共遭遇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发起的75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总计110亿美元,其中来自印度的就达到16起,金额29亿美元,占全部涉案金额的26.4%。由此可见,印度一直以来是我国贸易摩擦最主要的来源国之一。印度想要保护本国重要产业是可以理解的,但它频频向我国发起贸易调查,将影响中印贸易关系的发展。

(四)印度欠佳的营商环境成为两国深化合作的短板。首先,印度国内政治风险比较大——国内动乱频发、政府不作为、政党乱斗、社会泛政治化等等,致使印度制定和执行政策困难。其次,印度经济市场化转型还远未成功。印度市场经济目前还处于转型期,存在法律法规漏洞多、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对外政策变动频繁、行政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不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管理。印度“土地征用法”改革和劳动市场改革等亮点性的改革似乎很难实现,莫迪承诺的基础设施投资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再次,印度经济民族主义、资源民族主义严重,每当中印关系紧张之际,印国内右翼势力总爱发动“抵制中国货”运动。这种仇视中国经济发展的民族心理,无疑对中国的出口商品带来一种无形的障碍与威胁。最后,印度还存在比较激烈的宗教矛盾、民族矛盾,印度国内贫富两极分化问题也很严重,这些社会矛盾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印国内还经常发生恐怖事件,尤其是在印控克什米尔区域的印度东北地区。这样的营商环境,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中国企业对印投资及贸易合作。

四、深化中印经贸合作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交流和磋商,妥善管控边界争端。双方加强交流和磋商的动力基础是存在的,因为和平、稳定的国际关系对共建“一带一路”战略和印度发展战略都起着决定性作用,相信两国政府都不愿意让双边关系失控。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坚定地走“和平”发展之路,努力搞好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始终坚持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分歧。中国过去没有、今后也不会侵略其他国家,中国永远不称霸。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对印度来说是巨大的机遇而不是挑战,印度完全不应该视中国为威胁,而应该以理性的态度看待中国的崛起。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印度政府最终会理性地与中国加强交流和磋商、妥善处理边界争端、积极响应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与中方一道推动双边经贸合作走向深入。

(二)加强研究和协调,实现“一带一路”战略与印度发展计划的对接。首先,对“一带一路”战略,中方应对印度做好宣传工作,努力消除印对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猜忌。要强调一带一路的原则,即坚持开放合作、坚持和谐包容、坚持市场运作、坚持互利共赢。同时,应该使印度明确“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能够让沿线国家共同获利。其次,印度迫切希望改善国内落后的交通条件,而中国在交通基建方面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又可以提供资金支持,双方可以在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寻求利益契合点并进行合作,最终实现孟、中、印、缅四国的互联互通。最后,双方可以向对方加大开放力度,实现优势互补。印度在信息技术、保险、金融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具有优势,中方可对印度适当降低服务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帮助印度扩大对中国的投资。相对于印度,中国在第二产业具有优势,印度则应在第二产业领域对中方扩大开放,以补印国内制造业短板,带动国内经济更快发展。

(三)积极推动民间交流,努力实现两国之间的“民心相通”。中印之间存在历史恩怨,西藏问题、边界问题在短时间内是难以彻底解决的,而且同在亚洲但社会制度迥异的两个发展中的大国同时崛起,彼此之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和冲突。因此,民心相通工程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工作重心之一,可以利用其开启中印关系治理的新模式。一是发挥媒体外交的作用。中国媒体可以加强同印度媒体的互动交流,向印度媒体解释中国的一些内政外交政策,减少印度对中方战略的猜忌,促进印度媒体更加客观地报道中国,有效减少印度公众对中国的负面评价。二是加强中印各层面的文化交流,双方应在教育、科技、文化、医疗、电影电视等领域加强交流与合作,继续推进“中国—印度文化交流计划”,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包容。

(四)尽早启动中印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贸易规模。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是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员国相互彻底取消商品贸易中的关税和数量限制,使商品在各成员国之间可以自由流动。开展自由贸易区建设可以减少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成本、降低贸易壁垒、扩大贸易流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扩大国际分工与合作,从而促进成员国经济的更好发展。中印建设自由贸易区既具有地理上互为邻国的有利条件,又具有国土面积大、人口多、资源丰富、经济发展空间大等的规模经济优势,因而具有很高的可行性。越早启动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印就能越早享受自由贸易区带来的静态和动态贸易利益。

总之,中印两国实现经贸合作上的“龙象共舞”,不仅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本地区乃至全球的稳定和繁荣。双方应努力相向而行,共同克服存在的障碍,采取合理措施,推动中印经贸合作更快发展。

友情链接